2025-02-10 18:03:52 | 12教育网
2024年高考是新高考还是旧高考?四川地区如何应对?
高考,作为一年之中最为盛大且重要的一次考试,每年都会吸引无数考生为之拼搏。而伴随时间的推移,高考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最近,关于2024年高考是否将迎来新高考的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2024年的高考究竟是新高考还是旧高考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对于关注新高考的省份而言,2024年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黑龙江、吉林、甘肃、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地的高三生将站在首届新高考的起跑线上。他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新高考模式带来的变革,更有新教材的引入与实施。而在全国范围内,从2024年至2025年,又将有15个省份迈入新高考的行列。这标志着高考新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12教育网
对于四川而言,其高考模式又将如何呢?四川的考生们即将在2024年迎来旧高考的“最后一舞”。在这一年,他们将继续采用旧高考的考试模式。但四川及其他一些省份已然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模式做着准备,而高考教材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根据新的考试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如浙江、上海等先行一步实施了新高考改革,其高考教材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那么,新高考模式具体是怎样的呢?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此外,考生需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科目,满分为100分;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科目,每科满分同样为100分。值得注意的是,新高考的科目选择更为灵活,有助于更好地选拔多元化的人才。
面对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时代,四川及全国各省份的考生与家长都应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要关注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和通知,了解新高考的具体要求与变化;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科选择和备考策略的调整。而对于教材的变化,考生和家长同样需要保持关注,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节奏和策略。
至于关于“2024年高考是最难的一年吗?”的问题,其实并无定论。高考的难易程度与当地的高考报名人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但无论如何,对于每一位考生而言,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的勇气与决心才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面对新高考的来临,无论是四川还是其他省份的考生,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迎接这一重大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高考赋分的省份是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
赋分省份的发展:
1、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赋分制。
2、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赋分制。
3、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4、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5、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高考赋分利与弊:
一、利处:
1、极大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2、高考改革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们从小全面发展。
3、以兴趣为引导,利于人才的成长培养,也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二、弊处:
1、在于选择同一考试科目的人数多少,学生进行功利性选择,“弃物理”现在容易出现。
2、赋分制后,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低于原始分,低分段考生赋分分数可能远高于原始分。
3、考生分数差可能缩减或拉大。
12教育网(https://www.380812.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年高考人数大概预估多少的相关内容。
2023年高考人数大概预估600万。
2023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据介绍,“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及时间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以上就是2024年高考是新高考还是老高考(四川24年高考是旧高考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12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2教育网:www.380812.com河南高考乙卷还是甲卷河南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河南高考用全国乙卷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乙卷满分7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科。高考考全国乙卷的省份有: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2023河南高考仍
河南2024年还是旧高考吗?河南2024年高考还是旧高考。一、原因2024年河南省高考还是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一类试卷,课程是新高考,命题采用老办法。河南省教虚如育考试院在发布这一规定是2022年才颁布的,自2025年开始也就是现在新高一的学生才能采用部分新高考命题,直到2027年才全部采用新高考命题。二、何时新高考2月5日,在河南省教育工作会议
新疆2025年是新高考还是老高考老高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22年9月15日发布的《教育部:全国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全国统一命题省份已达27个》提到,前三批14个省份(第一批为上海、浙江;第二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为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的新高考已平稳落地。第四批7省区(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的新高考将于2024
2024年高考是大年还是小年2024年高考什么时候考试1.2024年的高考被预测为大年,因为与去年相比,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增加了62万人。2.关于2024年高考是大年还是小年的问题,目前的预测指出这一年很可能是高考大年。这种预测基于以往某些学校或地区的报考人数出现波动,当某一年报考人数远超计划招生人数时,会导致录取分数线提高,这种情况被称作“高考大年”。3.预计2025年将会是高考小
成都高中合格考时间2023年该地高中合格考时间是10月17日。四川成都2023年10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时间已公布,安排在10月17日举行,考试科目有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共4科。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原则上在报名系统中选择学籍所在学校为报名点,也可选择就读学校为报名点。四川新高考合格考不过参加不了高考?四川新高考是指四川省自2021年开始实施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
24年山西高考考听力吗还未有确定的消息。根据查询山西教育局官网显示,2023年山西省高考英语考试用的是全国一卷,英语全国一卷里包含有听力部分,听力部分需要进行作答。但是2024年高考出卷和大纲都还未公布所以没有官方消息。山西省高考英语听力不计入文化总分,什么意思?您好我是山西省去年的考生别的省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但山西已经好几年听力都是光考但不算分了就是说考的时候必须考放听
2024年新高考还分文理科吗?2024年起,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将不再分文理科,这将为考生提供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机会。对于今年没考好的学生来说,是否建议复读呢?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和回答。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复读的必要性。如果学生的成绩距离心仪的大学录取分数线较远,那么复读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如果差距不大,或者学生有其他出路和规划,那么复读可能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其
2024年高考取消是真的吗2024年高考取消不是真的。目前大学毕业生的概率在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留在家里的风险逐渐增加,人力资源的指标领导不断对中学教育积分政策进行调整,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造成的劳动力短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重视教育问题,毕竟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其基础建设与教育息息相关,九年义务阶段的存在,家长更关心的
2025-02-23 05:10:35
2024-09-06 15:25:37
2024-10-19 16:33:12
2024-09-01 00:26:51
2024-10-15 02:16:08
2024-10-29 19: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