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 03:31:21 | 12教育网
不一定,如果选择服从调剂录取概率会大一些。
高考上了投档线之后,并不一定会被录取。因为投档线只是意味着考生能够报这一层次的学校,而学校也是有着自己的录取分数线的,并不是过了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
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扩展资料:
录取分数线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是由每个学院自己来决定的,每年各个地方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不相同。
一般来说高校提档之后就肯定是有一定的机会被录取的。一般来说只要服从调剂,被提档之后即便是报考专业没有录取,还有机会调剂到其他的专业的。这总比退档要好得多,毕竟大学期间还是有机会转专业的。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同学疑惑,为什么分数过了最低投档线,但是却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呢?在目前实行的平行志愿的模式下,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如果分数过线,那么该考生大概率会被录取,当然,虽然平行志愿下的退档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但是,这并不等于没有风险,过了投档线,也有可能拿不到录取通知书。 12教育网
投档线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者是提档线,是招生院校按照招生计划人数的一定比例,通常是1:1.1~1:1.3,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而最低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录取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后,所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则是最低录取分数线。
一般情况下,投档线的分数要比最低录取分数线要低,各高校的最低投档线将会在投档录取结束后才会公布。
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院校会优先检索分数高的学生的志愿。
例如同学A分数为600,同学B分数为590,两人都满足某院校的提档要求,那么两人的档案都会被投进该院校。在进行专业分配时,会优先检索分数更高的同学A所填报的专业,从第一专业志愿一直到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如果所有专业都不符合录取条件(包括专业分数以及身体条件等),且不服从调剂时,那么A同学将会被做退档处理。
如果同学B选择了服从调剂,即使其所填的专业志愿在检索时都不符合,一般也会被录取。
所以,同学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院校的招生简章,了解所填报的专业对于学生除了总分以外的要求,例如身高、单科分数等等。此外,在综合权衡利弊的前提下,慎重选择是否接受调剂,如果在填报志愿时,更加偏向于学校而不是专业,那么建议大家选择接受调剂。
12教育网(https://www.380812.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上了调档线就会被录取吗?的相关内容。
不一定,在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考生上了调档线被退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考生身体条件受限
例如,考生患有严重心脏病等疾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考生有色盲、色弱等疾病,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
2、不符合学校相关要求
各高校每年都会在其招生章程中明确相关要求,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单科成绩、语种限制等。比如,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国语言类专业,考生进校后实行外语教学,对学生的外语基础要求较高,相关学校会在招生章程中作出明确规定。如果考生不符合学校相关要求,就可能会被退档。
3、不服从专业调剂
学校按专业录取规则分配专业时,如果考生填报的专业无法满足,且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这种情况就可能会被退档。
扩展资料
录取结果一般在每个录取批次开录后的2-3天内可查询到。但因各高校录取时间不一致,录取结果不是一次性公布,且存在征集志愿的情况,所以有些考生的录取结果甚至要等到这个批次录取完才能查询到。
但是重点是:如果,所报的批次都已经在进行征集志愿了,还是没查到录取信息。这个时候,就应该去登录志愿征集系统,填写征集志愿。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为何查不到录取结果?为何上了调档线不一定被录取?答案在这里!
以上,就是12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上了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2教育网:www.380812.com2024-10-15 02:16:08
2024-09-17 15:16:24
2024-09-22 06:21:17
2024-09-11 10:00:19
2024-09-07 17:24:09
2024-09-06 1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