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2024-10-10 22:15:30 | 12教育网

今天12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恢复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重要参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推荐,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我国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当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教育部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2000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
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并将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考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0年方案搁置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并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教育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教育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014年正式发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也将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这在中国当代高考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过去,考试改革方案基本由教育部牵头出台,采取单项推进,这次改革注定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录取或不分批次按专业
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2014年11月30日在京开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介绍,实行高考改革后,未来高考录取方向可能会淡化批次,为学生提供双向多次选择的机会。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则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
提供盲文试卷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机构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此外,针对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忘带证件可“刷脸”入场
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高考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至今已有72年的历史。以下是关于高考制度历史的主要阶段和事件:

起始阶段(1952年):

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标志着新中国高考制度的建立。
首次高考于8月15日至17日进行,考试科目包括国文、数学、化学、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识、生物、外国语(俄、英)。

中断与恢复(1966年至1977年):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被中断。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标志着高考历史的重大转折。

发展与完善(1977年至今):

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1999年,推出“3+2”高考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加上两门选考科目。
2002年,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与教育部、财政部的领导就高考制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进行交流。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制度迎来重大变革。
2017年,新高考制度开始试点实施,上海市、浙江省成为全国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包括科目设置、考试形式、招生政策等方面的调整。
例如,从“3+2”模式到“3+X”模式,再到新高考制度的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教育的需求。

总结来说,高考制度自1952年建立以来,已经历了72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

高考制度改革历次方案是什么样的?

12教育网(https://www.380812.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制度改革历次方案是什么样的?的相关内容。

1、1999年 “3+2”模式
1999年高考模式为3+2,这个方案从1994年延续至1999年。分文理科,文科生考政治、历史,理科生考物理、化学。语数英为3,两门选修为2。
2、2000年-2001年
“3+小综合”
该模式也分了文理科,从考查科目来看,比“3+2”考查得要多。文科生要考地理、理科生要考生物。学生的高考科目实际是6门。也就是文科生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政治、历史、地理的综合卷;理科生则除语、数、外三科外,还考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卷。
3、2002年 “3+大综合”
这个模式只在江苏实行了一年。考生除了考语、数、外三个单科外,还要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的大综合卷。该模式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但模式要求学生同时学习9门高考科目,负担很重。
4、2003年-2007年 “3+1+1”
此模式在保留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的两门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中自由选择,其中一个“1”是报考高校指定的选考科目,另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选。
5、2008年-2009年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以ABCD来划分等级,全得A者高考总成绩加10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6、2010年—2012年 3+学业水平测试
这次模式与上一次改革大体一致,但是“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只包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一门得A即高考总成绩加1分,除选修的四门得A即高考加五分。 12教育网

以上就是12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2教育网:www.380812.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制度的历史沿革要多久?”相关推荐
盘锦市高级中学历史沿革(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的办学成绩)
盘锦市高级中学历史沿革(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的办学成绩)

辽中区第一高级中学高考成绩554。辽中区第一高级中学始建于1954年,1979年确定为辽宁省重点中学。2007年4月评为辽宁省示范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办学成绩显著。辽中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高考成绩平均分554分,继往年更上了一层楼,诞生了两名考入北京大学的优秀学子。盘锦市高级中学历史沿革1948年7月,盘山县解放后,盘山县政府秘书刘培寿在盘山县知识分子座谈会上,根据东北行政委员

2024-10-23 23:06:22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表现出色。学校拥有四个校级重点学科和33门校级优秀课程,更有12门省级优秀课程,以及11项省级教学成果,彰显其教育质量的高水平。学校认识到科研对教学的推动作用,设有专门的科研处和校报编辑部,定期组织学术研究活动,教师们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1032篇,出版著作和编写教材560部,其中126篇论文和10部著作(教材)获得

2024-10-25 12:14:15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线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线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文科录取分数线为232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6分。2.这些分数线是根据2023年的招生信息确定的。3.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新疆昌吉市,是一所公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线237分。根据查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显示,2023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线237分,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09-17 03:58:22
武穴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从武穴怎样到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校)
武穴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从武穴怎样到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校)

武穴师范学校的历史沿革1946年湖北省立恩施女子中学搬迁至武穴市小桥边改名为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47年10月迁至武昌三街道,48年2月迁回武穴,改名湖北省立广济师范学校1949年5月广济解放,同年9月更名为湖北省广济师范学校1962年改名广济高中1972年春再度重建,更名广济师范1987年学校改名为湖北省武穴师范学校1996年搬迁至武穴城西新校区2000年6月学

2024-09-17 05:20:58
贵阳计算机系专科学校排名 贵阳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分院)历史沿革/总体简介
贵阳计算机系专科学校排名 贵阳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分院)历史沿革/总体简介

贵阳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分院)历史沿革/总体简介贵阳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分院)专注于计算机领域的教育,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院与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微软(中国)达成合作,成立了贵阳学院软件分院,并被指定为微软课程教育基地。从2006年起,学院每年都会精心挑选新生中的佼佼者,组建微软实验班,这些班级的教学计划由微软公司亲自提供,至今已成功组建了四个这样的精英班。

2024-11-27 00:24:45
初中学历提升大专要多久?
初中学历提升大专要多久?

初中学历提升大专要多久?请求出错,状态码:500一、最稳定的成人高考拿证时间:2.5年。大专和本科的拿证时间都是2.5年。如果现在是高中学历,想要拿到本科学历就需要5年时间。优点:成考毕业率高。只要参加入学考试一般就能毕业;二、最快速拿证的远程教育拿证时间:2.5-5年。远程教育的大专学制是2.5年毕业就可以拿证。同样远程教育的本科学制是2.5年毕业可以拿证。优点:招生院

2023-12-29 18:20:04
高考录取查询结果要多久?
高考录取查询结果要多久?

高考录取查询结果要多久?高考录取查询结果等待更新原因:由于录取工作有投档、阅档、审核等一系列程序,考生在录取开始后可能还需要等待几天方可查询到录取结果,一般省教育考试院每天三次更新录取结果查询信息。考生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询高考成绩:1,通过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点击“某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栏目,输入自己的考生号和准考证号进行查询

2024-10-18 04:03:10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是招生办(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技学院历史沿革)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是招生办(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技学院历史沿革)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是招生办题主是否想询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是招生办吗”?是。根据查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官网得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还有线下招生简章进行宣传学校,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是招生办。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素有“西域咽喉”美誉之称的昌吉市,是一所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

2024-10-31 16:47:27